在乌克兰红军城北部战场,乌克兰最精锐的第2亚速营,在T-0514战略公路沿线遭遇毁灭性打击,几乎被巨型航弹成建制消灭。更令人震惊的是,一名日本雇佣兵的死亡,揭开了这场残酷猎杀的全球面纱。
那么,乌克兰王牌部队,如何被俄军轻松绞杀?日本雇佣军丧命俄乌战场,又向外界释放了怎样的信号?
在乌克兰东部的广袤平原上,有一条公路,它不是最宽的,也不是最长的,但它却像一根跳动的主动脉,维系着整个顿巴斯乌军集群的生命。这就是T-0514战略公路,一条连接着第聂伯彼得罗夫斯克后方基地与前线重镇克拉马托尔斯克的关键补给线。
八月下旬,乌克兰军方高层下定决心,要拔掉俄军楔入多布罗皮利亚的这颗钉子,重新夺回对T-0514公路的绝对控制。为此,他们制定了一个看上去很精妙的作战计划。
计划的核心,是由乌军最负盛名的精锐之一,第12亚速独立突击旅,具体来说是其麾下的第2亚速营,与新锐的第253独立突击营联手,发动一场南北对进的“剪刀式”攻击。
他们的目标非常明确:像一把烧红的钳子,夹断并围歼驻守在此的俄军第132旅,同时切断它与后方俄军第51集团军预备队之间的联系。为了确认和保证万无一失,乌军还将第93机械化旅投入战斗,作为侧翼的支援力量。
整个计划的成败,都赌在了一个关键要素上:突然性。乌军高层相信,只要行动够快,就能在俄军反应过来之前,完成合围。
然而,他们似乎严重低估了对手的情报能力和防御准备,战争早已不是单纯的地图推演,现代战场正在变得前所未有的“透明”。
就在乌军集结调动之时,俄军的“卢比孔”等型号的侦察无人机,如同盘旋在高空的秃鹫,正24小时不间断地监视着地面上的一举一动。乌军的每一个意图,几乎都暴露在俄军的视野之下,所谓的“突然性”,从一开始就根本不存在。
战斗打响后,乌军的两支主攻部队,从南北两个方向奋力推进。他们打得很顽强,但俄军第132旅依托着坚固的工事和有利地形,防御得滴水不漏。激战过后,乌军的南北两翼在相距仅1800米的地方,停滞不前,那段看似近在咫尺的距离,成了他们没办法逾越的天堑。
关键的48小时窗口期过去了,乌军未能实现会师,行动的突然性彻底丧失。而他们最担心的事情发生了,俄军第51集团军的增援部队,已经赶到了战场。
局势瞬间逆转,原本打算包围别人的第2亚速营,猛地发现自己陷入了被对手反向夹击的危险境地,指挥部不得不下达了那个他们最不愿意听到的命令:撤退。
命令要求第2亚速营趁着夜色,向新沙霍沃方向突围,可他们不知道的是,一场精心策划的“技术猎杀”正在等待着他们。
在物理打击开始前,无形的电磁镰刀率先挥下,俄军部署在前线的“克拉苏哈”电子战系统开始发力,强大的电磁干扰瞬间笼罩了整个区域。亚速营的通讯设备和导航系统陷入一片混乱,部队之间的联络被切断,建制被打乱,撤退变成了一场毫无组织的溃逃。
就在他们乱作一团,沿着林地仓皇撤离时,真正的“神罚”从天而降。俄军的苏-24和苏-34战斗轰炸机早已在空中等待多时,它们锁定了撤退中的乌军纵队。
紧接着,12枚重达500公斤乃至1500公斤级的FAB系列巨型航空炸弹,拖着死亡的呼啸声,从天而降。这些航弹通过改装,具备了滑翔能力,可以从防区外远距离投放。更致命的是,其中一部分还换装了专对于步兵的集束弹药型号。
爆炸声震耳欲聋,火光将黑夜照如白昼。12枚航弹中,有11枚精准地砸进了亚速营和协同作战单位的人群中。藏身的林地非但没能提供掩护,反而成了死亡的陷阱。
空袭刚刚结束,俄军的炮兵部队立刻跟进。火箭炮发出怒吼,将成片的集束弹药再次倾泻到目标区域,对幸存者进行无情的二次杀伤。
最后,当地面归于沉寂,俄军的步兵乘坐着摩托车和皮卡等高机动载具,如风一般冲入战场,开始清理残敌。这套从“人海推进”进化而来的“人脑指挥、机器执行”的作战模式,展现出了惊人的高效与冷酷。
第2亚速营,这支被视为乌军精锐中的精锐的部队,在这次撤退途中几乎被成建制地消灭。这场惨败带来的冲击,远远超出了战术层面。
首先,它暴露了乌军指挥系统存在的严重问题。有消息指出,乌军高层中存在着一种“不许撤退”的僵化指挥模式,往往要求士兵在不利情况下进行无谓的正面冲锋,这种脱离实际的指挥,直接引发了大量不必要的伤亡。
其次,亚速部队的覆灭,对整个乌军的士气造成了沉重打击。如果连这样的王牌部队都落得如此下场,其他部队的命运又会如何?一时间,悲观情绪在军中蔓延,甚至会出现了前指挥官公开要求总司令西尔斯基下台的声音,内部矛盾开始浮出水面。
这场失败的连锁反应迅速扩散,乌军不得不将残部调往斯拉维扬斯克重组,导致原本就兵力紧张的康斯坦丁诺夫卡防线更加空虚。俄军则把握机会,顺势在多布罗皮利亚方向继续推进,进一步巩固了对T-0514公路的威胁。
军事上的失利,最终不可避免地传导到了外交层面。就在这场战斗结束后不久,乌克兰副外长首次公开表态,称基辅“愿意就领土问题展开谈判”。这个信号的释放,被外界认为乌克兰在战场上遭受重挫后,立场开始松动的迹象。
在这场血腥的战斗中,与第2亚速营一同遭受毁灭性打击的,还有一支特殊的部队——乌克兰国际军团。这些来自世界各地的外国雇佣兵,也成了俄军“技术猎杀”的牺牲品。
据统计,约有十几名外国雇佣兵在这次空袭中丧生,令人意外的是,他们中的绝大多数并非来自西方国家,而是哥伦比亚籍。
在遇难者名单中,还有一个特殊的名字引起了外界的关注——德拉戈·科齐马,一名确认死亡的日本籍雇佣兵。他的经历颇为曲折,出生于日本大阪,后来移居到意大利米兰生活,就在今年六月,他才刚刚抵达乌克兰,加入了国际军团。
这些外国面孔的出现,让这场冲突变得更复杂。他们参战的动机各不相同,或许是为了金钱,或许是出于某种理想,又或许仅仅是为了寻求冒险。但他们的存在,本身就可能因为语言和战术协同问题影响部队的战斗力。
更重要的是,他们的伤亡,尤其是像科齐马这样来自非传统兵源国的人员,很容易引发其母国的舆论关注,给这场战争引起额外的外交变数和压力。他们的死亡,以一种非常个人化的方式,展现了这场遥远战争的全球牵连性。
多布罗皮利亚突出部的这场战斗,最终以俄军的完胜和乌军的惨败告终。但T-0514公路旁的硝烟背后,揭示的东西远比一场战斗的胜负要多。
士兵的勇气和个别精锐部队的冲锋固然重要,但已经没办法决定战争的最终结局。对乌克兰而言,真正的挑战,已经从前线阵地,蔓延到了基辅的指挥中枢,甚至延伸到了未来的谈判桌前。
信息来源:观察者网2025-08-23《乌克兰副外长:泽连斯基准备与普京坐下来讨论领土问题》
特别声明:以上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为自媒体平台“网易号”用户上传并发布,本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保姆在雇主家大肆偷窃!试穿衣服,挑选首饰,数条内裤不翼而飞……女主人崩溃
重庆一饭店老板看完阅兵豪迈请客:每桌送80瓶酒水!送出上百桌花了6万元
后哈苏影像时代:刘作虎官宣一加 OnePlus DetailMax Engine
vivo 史上最窄四等边手机:X300 与苹果 iPhone 16 Pro 同框
这种病会导致孩子高低肩、圆肩、驼背......甚至影响呼吸!识别方法→